
畫這張的時候我,
都沒有事先在畫布上面先打底
腦中只有我想要的畫面
直接拿畫筆
在畫布上面毫無顧忌的畫起來
畫這些圖中我很享受這樣子的感覺
繪者簡介
麥可度朵(Michael Dudok de Wit)
1953年出生於荷蘭,英國美術大學畢業,
發表畢業作品動畫「Interview」(長度7分鐘)。
畢業後至巴塞隆納工作一年,
隨後轉至倫敦從事電視廣告、電影監製、以及動畫製作等工作。
主要短篇作品
「Tom Sweep」(1992年,3分鐘)、
「和尚與魚」(1994年,7分鐘,
贏得美國學會獎等多項動畫大獎。
現在於美國身兼動畫製作和繪本插畫作家,
並於英國與其他國家教授動畫製作。
2001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父與女】
是荷蘭動畫名導 Michael Dudot de Wit 的成名作。
這部動畫,用簡單反覆的情節述說一個悲傷的故事。
畫面呈現出來的冷冽畫風,讓動畫散發出憂鬱的氣氛。
動畫雖然只是單調重複著單車往返的劇情,
卻展現出多層次的深刻意義,讓人低迴不已。
想成功自創品牌,「一定要有定位,也要鎖定客層,千萬不要想通殺,固定主客層樣貌,飾品設計才有方向感。 決定定位,確認主客層後,接著要精選店址商圈,不管開路面店或進駐百貨,重點是找到對的人潮,手工飾品是衝動性購買商品,創業初期都沒有品牌效益,須靠人潮衝業績,如果所在的商圈人潮不是你的主要客層,很難出頭。
控制成本
飾品達人最關鍵、困難的創業成功訣竅是,控制成本。 創業夢很美,但沒有利潤,再無瑕的夢也很快就會破滅。許多創業失敗者天真認為,飾品做了就會賣,一時興起創業,後來才驚覺「成本」從四面八方砸碎他的美夢。利潤是收入扣掉成本的所得,通常收入備受市場因素影響,成本較能被估算。創業者普遍算得到的成本,包括店租、水電費、裝潢費、人事費等,算不到的成本則是存貨成本、材料上漲費,逐項都靠「錢」解決。飾品的進銷存絕對會影響創業成功與否,每項細節都要精算。例如資本不多的飾品達人,建議先做項鍊創作,因為項鍊不像戒指有尺寸大小,不須備太多貨,而且項鍊的創作空間,與消費者接受度也比較大。 另一重點是,開門做生意很難馬上賺錢回本,一定要先準備6個月以上的準備金,以因應臨時周轉,如支付算不到的成本等。
配合市場需求
創業者共同目標是創造業績,配合市場需求是創造業績的不二法門,箇中訣竅是引起共鳴與合理定價。飾品創作不能一味跟流行走,不過仍須符合消費者需求,攸關消費者願不願意掏錢購買。購買意願也受價格影響。一般消費者的飾品價格接受度為1到2千元。但有些飾品達人自認為嘔心瀝血,花3天3夜做出舉世無雙的飾品,定價一下子就超過5千元。這並沒有從消費者角度思考,消費者根本看不到他辛苦創作的過程,只看到飾品素材不夠高檔到5,000元,購買意願便降低。 因此,即使非常獨特,無品牌知名度的手工飾品定價,依然必須符合普遍消費期待,才能創造業績。 若想進駐大型百貨通路,要先具備行銷企劃
內容簡介
美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種財富,愈分享,就擁有愈多……經由別人的驚叫,你看到了滿天的繁星;經由別人的一種陶醉,你看到了夕陽;經由別人的一種歡唱,你看到了花的開放。
~ 蔣勳
蔣勳在這本新書中又替讀者們提出個人講求美好生活的新視野,新心法。他提醒我們反觀自己的內在,特別是培養豐美的感官經驗,讓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的敏銳感受全面甦醒,由此而能深刻體驗大自然之美與生活之美,也在自己「美的存摺」中積蓄出無窮無限的心靈智慧。
在這個理性超越感性、身體日益荒涼、社會疏離感愈加嚴重的現代,我們可以藉著《美的覺醒》一書,成為身心五感皆平衡的人--學習著去感受美、欣賞美、進而能與他人分享美。在美的世界當中,我們才能感覺到生命本元的一種熱情,「美」在我們的己身,也就是一個自我完成的過程。
在發音符號中,發音為[rouz]的音韻符號裡,有「植物的玫瑰」的概念。因此,發音為[rouz]的符號與「玫瑰」的符號,形成了做為rose一物的符號。但在有時候,當玫瑰出現時,它具有「愛」的意義,此時,rose符號以從「物的符號」,轉變成為「文化的符號」。對[rouz]此符號來說,其表層有「玫瑰」這個概念,稱為外延的意義。[rouz]更做為文化的符號,而在隱層有「愛」的概念,稱為內涵的意義(星野克美,1988)。以此為符號引申出更多的意義。
符號的種類
皮爾士依符號和其對象的關係建立符號的三個層面:肖像(icon)、指示(index)與象徵(symbol) 。
這三種分法是現在符號學中運用最廣的,它是按記號和其對象的關係建立,此分法所關心的不是把什麼當作記號,而是考察使其成為該種記號的方式。 1) 肖像記號:指符號和其對象有共同的性質,兩者在某方面有相似性,為一種形象的類 似性, 如照片與本人的記號關係。2) 指示記號:則代表符號與其對象之間的有存在性的關聯,具有邏輯關係性,風帆與風的關係;煙和火之間的關係。3) 象徵則說明符號具有代表該對象的意義,無關於相似性和存在性,具有任意性,或二者關係指按人為的規則確定,即傳統約定的關係。如天然語言和其他象徵標誌(國旗、部落圖騰等)(李幼蒸,1997)。
符號意義的三樣態
同一個符號往往具有二者以上不同的意義,在符號的使用過程中,也因此出現對符號的歧義與謬論。所以必須透過符號使用時的脈絡來察覺符號的意義為何。構成符號脈絡的意義組成有三種方式:指謂(Denotation)、詞似(Connotation)、與意含(Signification)。指謂說明此詞語所指稱的是什麼;詞似則說明此詞語和另外詞語之間的關係;意含則說明此詞語所指稱的性質或性徵是哪些(何秀煌,1990)。這三個意義樣態並不是獨立自存,互無關連的。在認知一個符號時,常藉由對於脈絡的察覺,去將此符號在此脈絡所指涉的意義提引出來,透過三樣態的分析過程,使我們避免對一個符號產生不同意義的歧義與謬論。例如:飛狗巴士客運公司。透過指謂、詞似及意含的的手續,企圖讓顧客清楚明白其公司的形象、訴求,避免顧客的誤認,並且加深顧客印象。